冬病夏治
南方医院中医科
喊您来贴「三伏灸」啦!
活
动
安
排
活动时间
(仅限当天,任意阶段加入均可)
7月10日【周四】(伏前灸)
7月20日【周日】(初伏灸)
7月30日【周三】(中伏灸)
8月09日【周六】(末伏灸)
8月19日【周二】(末伏加强灸)
治疗时间及地点
【治疗时间】上午7:30-12:00;下午:14:30-17:30
【治疗地点】南方医院门诊四楼中医科
「三伏灸」有哪些作用呢?
三伏灸
每年夏至以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,第四个庚日为中伏,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,合起来为三伏。三伏天是全年中天气最热,气温最高,阳气最盛的阶段,在这一阶段,人体腠理疏松,经络气血流通,有利于药物的渗透与吸收。
依据“春夏养阳”的中医理论,开展“冬病夏治-三伏灸”活动,利用夏季人体阳气最旺盛之季,针对冬天某些属于虚性、寒性的疾病。将含有中药的敷贴贴于相应穴位上。最大限度地以阳克寒、温经散寒、促进血液循环、提高人体免疫力,增强抗病能力,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。
三伏灸
三伏灸
对于上班族来说,经常久坐,身体血滞气凝,常常身体酸痛,三伏天做天灸可以促进身体气血运行,温通经络。三伏天是一年之中最热的一段时间,因为酷夏难捱,所以,很多人在三伏天都有食欲不振的情况,天灸可以刺激身体穴位,通过穴位刺激能够加强身体消化系统的功能,增进食欲,促进消化。三伏天是一年之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,此时身体阳气大盛,天灸可以增强体质,帮助体质不佳的人群养护身体,特别是阳气、肾气不足的人群来说,效果更是直接。而对于普通人群,三伏天灸还可以助身体化瘀,使瘀堵的经脉重新畅通起来,还能起到促进身体新陈代谢,提高身体免疫力作用。
《内经》说“邪之所凑,其气必虚”,肺、脾、肾脏器的虚弱(亦即免疫功能的低下)是疾病致病的关键。所谓“寒者热之”,天灸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温热疗法,对于一些关节退行性变、颈肩腰腿痛、过敏性鼻炎、面瘫、哮喘、胃肠道疾病、亚健康等冬季高发疾病效果显著,受到病人的好评。
三伏灸
01
「三伏灸」能改善以下症状
✦ 呼吸系统疾病:慢性支气管炎、咽喉炎、肺气肿、哮喘、过敏性鼻炎、经常感冒者等;
✦消化系统疾病:慢性胃炎、结肠炎、经常腹胀、腹泻、便秘等虚寒者;
✦各种骨关节病:颈腰椎病、肩周炎、膝关节骨性关节炎、类风湿性关节炎、强直性脊柱炎;
✦妇产科疾病:宫寒、痛经、月经不调、产后头痛等寒证;
✦儿童:遗尿,孩子尿床,脾虚、体虚易感冒、过敏性鼻炎等体弱多病者;
✦其它:亚健康状态者。
02
这些人不适宜贴「三伏灸」
✦孕妇
✦有严重心肺功能疾病患者
✦对中药、胶布过敏者
✦短时间敷贴即会大量起泡者
✦皮肤长有疱、疖以及皮肤有破损者
✦急性感染及疾病发作期者
✦1岁以下的婴儿
03
贴「三伏灸」您需要注意这些事项
✦ 贴敷当天不要吃发物:海鲜类、食用菌、牛羊肉以及禽类等荤腥膻臊的食物;禁食生冷、油腻、过咸、辛辣食物,特别是不要喝冷饮或吃冰镇食品。
✦贴敷后皮肤均有热感,因个体皮肤耐受性不同,以皮肤感觉和耐受程度为观察指标,避免灼伤皮肤。
✦贴敷后皮肤出现红晕属正常现象。严重者可外涂皮肤软膏以减缓刺激,如贴药时间过长引起水泡,应保护创面,避免抓破感染,发泡时搽烫伤软膏或前来医院处理。
✦天灸贴药治疗应坚持,每年三伏天灸和三九天灸均要贴药。
END
欢迎关注我院矩阵账号,了解更多健康信息!
文章及图片来源 | 中医科 黄平
编审 | 宣传处 李晓姗
初审 | 中医科 赵晓山
终审 | 郑磊
主办 | 南方医院宣传处
658金融网配资-股票杠杆的平台-新手炒股配资平台-股票日内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