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月16日,“2025吉利世运之夜”在蓉城拉开帷幕,作为成都世运会官方合作伙伴,吉利控股集团不仅展现了赛事保障成果,更以科技与文化融合的方式,重新定义了大型体育赛事的服务生态。
在成都世运会的智能肌理中,藏着来自太空的科技密码。赛事开幕第三天,吉利星座第四轨卫星成功入轨,让在轨卫星数量增至41颗。这些悬于天际的“眼睛”,正为地面上的每一辆赛事用车提供厘米级定位服务:当领克900组成的火炬传递车队穿梭于成都街巷,卫星数据实时校准着车队间距,确保世运会史上首次火炬传递全程精准有序;当工作车驶入信号薄弱的郊区,应急卫星通信系统会自动激活,让指挥调度始终在线。即将择期发射的“吉利世运号”卫星,更将进一步拓展通信覆盖范围,让“太空基建”成为赛事智能出行的隐形底座。
展开剩余74%这并非商业航天首次服务体育赛事。从杭州亚运会的“星地一体”调度系统,到哈尔滨亚冬会极寒环境下的卫星温控技术,吉利将自主研发的天地一体化平台,打造成了穿越不同场景的“赛事神经中枢”。这种技术突破,不仅让车辆调度效率提升40%,更让中国商业航天在体育与智慧交通领域的基础设施支撑能力,首次站上国际舞台。
地面上,近500辆新能源汽车组成的“绿色军团”,正在书写低碳出行的答卷。吉利银河的纯电车型以零排放完成火种采集护送,极氪的混动车型承担起嘉宾接驳重任,而领克900则成为火炬传递的核心力量,全程零故障运行。这些车型涵盖纯电、混动等多种能源形式,在35万公里的累计服务里程中,平均能耗较传统燃油车降低超六成,用实际行动呼应着世运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。
支撑这支车队高效运转的,是1000人组成的“保障天团”。300名专业驾驶员经过600小时专项培训,能在15秒内完成从开门到行李放置的全套礼仪;400名志愿者构建起“15分钟响应圈”,车辆突发状况时最快3分钟抵达现场;技术工程师团队24小时值守,通过远程诊断系统提前预警潜在故障。截至8月18日,这支团队已服务超1.5万人次,相当于绕地球赤道8圈的行驶里程,却保持着零事故记录--这样的“吉利标准”,是历经杭州亚运会“碳中和出行账本”、哈尔滨亚冬会-35℃极寒考验后,打磨出的模块化服务体系。
在科技与服务之外,吉利更在编织一张体育文化的传播网络。今年6月,一场全民运动会让成都市民近距离触摸世运精神:市民在模拟铁人三项的趣味挑战中感受运动快乐,在汽车后备箱搭建的“世运文化角”里了解赛事历史,让“全民参与”不再是口号。与中国国家武术套路队、铁人三项队、飞盘集训队的合作,则为小众赛事注入动能--为武术队开发的智能训练系统,通过车载传感器捕捉动作轨迹;为飞盘队定制的风阻测试车,实时反馈赛场风速对轨迹的影响,让科技成为体育成长的催化剂。
更动人的故事发生在公益领域。来自四川大凉山的依撒女子足球队员们,在吉利的邀请下走进成都,体验蜀绣非遗技艺与传统武术,用足球与文化碰撞出奇妙火花。“原来体育不只是奔跑,还能连接这么大的世界”,队员阿依的话,道出了体育赋能成长的深层意义。
从杭州亚运会的“碳中和”实践,到哈尔滨亚冬会的极寒验证,再到成都世运会的“天地人”三维服务,吉利用三场国际赛事证明:中国品牌不仅能提供硬件保障,更能输出融合科技、服务与文化的整体解决方案。当成都世运会的圣火缓缓熄灭,一个由中国智造定义的体育出行新时代,才刚刚启程。
发布于:四川省658金融网配资-股票杠杆的平台-新手炒股配资平台-股票日内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